欢迎访问甘肃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官网
联系我们:sunht@gsdpf.org.cn

矫形器适配>

下肢矫形器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脑瘫患儿在婴儿期运动发育落后是突出表现,尤其是站立位运动发育显著落后,并伴有尖足、足内外翻或内外旋、膝屈曲或过伸、髋屈曲或内旋等异常站立位姿势。通常对异常姿势的干预可根据患儿粗大运动发育水平进行,但对站立姿势的管理不应晚于12个月龄。

临床上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常采用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以促进患儿的康复,随着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逐步应用,为脑瘫患儿适配矫形器已成为促进康复的有效治疗手段和重要治疗方式。在康复过程中,为脑瘫患儿适配合适的矫形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①能使关节保持在功能体位,预防畸形发生;②矫正畸形,使骨关节处于正常的负重力线位置;③巩固手术、药物治疗效果,支持体疗疗效;④辅助站立,改善步行;⑤控制病理运动模式,改善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姿势的不对称,稳定和改善平衡;⑥达到有效的坐位平衡,保证功能性睡眠姿势;⑦促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反应能力;⑧最终增强病人自信心,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全面康复。

为更好地发挥矫形器的积极作用,在为脑瘫患儿适配矫形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肌肉瘫痪部位、肌肉痉挛程度、畸形情况适配的原则;②注意某一关节的姿势都会影响其他关节的静态、动态对线,也要注意跨越两个关节的肌肉对两个关节间的生物力学的相互作用;③尽量不妨碍生理性的运动功能;④密切合作,加强随访,及时更换。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脑瘫患儿常用的下肢矫形器种类:

1、矫形鞋垫:是利用足底生物力学原理、足部病变对人体生物力线改变的影响因素而设计研制的一种带有足弓支撑作用的鞋垫。主要适用于预防畸形产生以及矫正较容易被动矫正的足内、外翻及平足畸形等足部疾患,通过改变足弓的形状,使足部骨骼保持静态的承重力线,改善足底力量分布,同时促进足部和下肢正确感觉输入,从而增加脑瘫患儿躯干稳定性,改善整体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起到改善步态以及减震的积极作用。



图为  矫形鞋垫


2、矫正鞋:是以矫正足部变形、分散足部压力和减轻疼痛等为目的而设计制作的矫治足部疾患的特殊鞋,亦可称鞋形矫形器。这种矫形鞋通过改变体重的传递方式,从而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矫正足内、外翻及扁平足等足部疾患,改善站立、行走功能以及步态。



图为  矫正鞋


2、动态性踝足矫形器(DAFO):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肌张力抑制型的矫形器,是使用薄而比较软的聚丙烯塑料板材塑模制成。由于这种矫形器的内外上缘超过踝部,因此又称为踝上矫形器(SMO)。为了尽量减少因跖骨头承重引起的小腿三头肌的原始痉挛性反射,这种矫形器要求与足底全面接触。这种矫形器对足内、外翻以及平足畸形有较强的矫正作用,能保持足部的正常承重力线。如将矫形器踝部的前方、后方切除后,踝关节可保持一定的跖屈、背屈活动。这种矫形器既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痉挛,矫正畸形,保持比较正常的对线,又能使踝关节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促进下肢肌肉运动的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步态。动态性踝足矫形器适用于轻度痉挛、足部畸形比较容易矫正的脑瘫患儿。


图为  动态性踝足矫形器(DAFO


4、踝足矫形器(AFO):又称小腿矫形器,常用于纠正各种足、踝关节的异常姿势,尤以纠正尖足最常用。踝足矫形器可起到扩大足与地面的接触、加强体重的支持、稳定踝足关节、改善步态、防止足部变形等作用,一般用于可被动矫正的痉挛尖足畸形脑瘫患儿。痉挛较严重或因使用矫形器后有可能诱发痉挛加重的患儿则不宜使用。脑瘫治疗中多使用静踝踝足矫形器。

动踝踝足矫形器功能基本与静踝踝足矫形器相同,主要特点是控制了踝关节跖屈,不限制踝关节的背屈运动。患儿有主动的背屈运动,痉挛中度以下的,建议用动踝踝足矫形器,这样能保存背屈功能,促进后肌群发育,使步态更接近正常步态。

尖足和外翻平足是痉挛性脑瘫患儿常出现的畸形。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动态踝足矫形器通过抑制脑瘫患者痉挛,缓解肌张力升高,能够有效地矫正尖足和外翻平足畸形,明显地改善患者步态。



图为  踝足矫形器


5、膝踝足矫形器(KAFO):又称大腿矫形器,常用于膝踝关节姿势异常、站立行走困难的患儿。如果患儿的膝关节屈曲,可以在膝踝足矫形器的膝关节处安装附件,使膝关节保持伸展位,这样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同时,还可以使下肢得到正常承重力线。如果患儿合并有痉挛性尖足、内外翻、扁平足,可在使用膝踝足矫形器的同时应用矫形鞋垫。穿戴膝踝足矫形器后,可以为患儿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注意:在应用这种矫形器后,步行中摆动膝关节不能屈曲,呈直腿步行步态,属非生理步态,所以,这种矫形器只在训练时使用。痉挛性尖足合并膝过伸是脑瘫患儿的常见症状,其中大部分患儿穿用正确对线的踝足矫形器不但可以矫正足部畸形,而且可以矫正膝过伸畸形。此外,还可以使用膝踝足矫形器,使膝关节轻度屈曲5°~10°,这样膝关节屈曲保持自由,但过度伸展受限。矫形器穿戴后就可开始练习拄拐或独立步行,当患肢的支持功能逐渐增强后可去除矫形器。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即使已经能够扶站,但往往由于不随意运动一侧下肢呈屈曲状,致使独立步行困难。这时应设法使屈曲的下肢伸展。有膝关节锁的膝踝足矫形器可使膝关节稳定在伸展位,达到辅助患儿步行的目的。



图为膝踝足矫形器

6、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对于髋臼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半脱位的脑瘫患儿,使用矫形器将髋关节置于一定的位置上(屈髋90°以上,轻度外展位,或屈髋90°,外展90°位),能够使髋关节复位,促进髋臼发育。使用该矫形器时,应保证股骨头与髋臼的位置准确。

7、髋内收、外展控制矫形器:又称髋活动支具,由模塑塑料骨盆座、双侧双向轴(矢状轴、冠状轴)、双侧髋关节铰链、双侧大腿箍与环带构成。这种矫形器可使髋关节屈、伸自由活动,同时可控制髋关节的内收和旋转活动,且限制内收的程度是可调的。多适用于有剪刀步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以限制髋关节内收肌群因痉挛而出现的不随意内收运动,使髋关节保持在外展姿势,预防和减轻髋内收痉挛和畸形,改善步态,还可以防止和治疗继发性髋关节脱位。


图为  髋内收、外展控制矫形器

8、抗旋矫形器:是一种主要用于矫正因髋关节旋转引起的内旋(内八)和外旋(外八)的矫形器。这种矫形器分两种,一种是利用布带或弹力带制成,亦称抗旋带;另一种是由骨盆带、带弹簧钢索的抗旋支条、小腿固定环带组成,在骨盆带和鞋底之间安装内加弹簧钢索的抗旋支条,将过度内、外旋的下肢向反方向矫正,用固定环带将抗旋支条固定在小腿部位。利用弹力带或带弹簧钢索的抗旋支条矫正下肢的内旋或外旋畸形,但不妨碍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不妨碍膝关节的屈、伸,不妨碍踝关节的屈、伸和距下关节的内翻、外翻活动。主要适用于轻度痉挛型的脑瘫患儿,矫正患儿在站立、行走中的下肢内旋或外旋畸形,不断改善步态。


图为  抗旋带、抗旋矫形器